綜合閱讀(2014/11/14)

新移民教育閱讀「孩子說我什麼都不懂」
《文‧許雪芳/賽珍珠基金會第 75 期會訊》
 「他們以前常常笑我什麼都不懂,連這個也要問。」泰國籍媽媽玉秀說。
 玉秀,有著一雙愛笑的眼睛,還有富有感染力的笑容。走過婚變陰影的她,靠著居家打掃的工作獨立扶養三個孩子長大。來台已經十七年的她,中文表達流暢,雖然會看注音,但中文字對她而言仍是一大挑戰,這也讓孩子有時候會笑她:「怎麼連這個也不會」。 她知道孩子們沒有惡意,但有時候仍會感到難過。於是,去年六月,她決定讓孩子們自己回泰國過暑假,除了希望三個孩子藉此學習獨立,也要讓他們體驗一下:去到一個人生地不熟、語言也不通的地方生活有多麼地不容易。
 以前都會幫孩子把所有事情辦妥,這次玉秀要求他們全部自己來—自己辦護照、簽證;飛到泰國以後,才發現自己連入境卡都不會寫,也不知道該在哪個轉盤領取行李、在火車上遇到臨檢還嚇得不知所措…...。「去到泰國以後換我們什麼事情都要打回來問媽媽,這才發現,原來什麼都不懂的是我。」大兒子說。 玉秀以前常常想教孩子學泰語,孩子總推辭不想學,認為以後又用不到。從泰國回來以後,他們開始主動詢問泰語生字,打電話回泰國時也可以和外婆聊上幾句。
 「現在,孩子很少再笑我什麼都不懂。」玉秀笑著說。
 我們總習慣放大新移民對於環境的不熟悉、對於語言文字的不熟稔,質疑她們為臺灣帶來的是助力還是阻力。如果小朋友是臺美混血兒,家裡一定從小就是讓孩子浸淫在雙語的成長環境;但如果媽媽是越南人、印度人或是泰國人呢?可能很多人會遲疑,心裡默默地想「學那個有用?」
 當然有用!
 東南亞和臺灣往來密切,臺商不僅積極在當地設廠投資,也大舉在臺徵才,英文固然重要,但若具備東南亞語文能力更是炙手可熱!
早期,這群勇敢的女性來到臺灣落地生根,解決了臺灣男性找不到婚配對象的問題,也舒緩臺灣生育率嚴重不足的問題;現在,她們擔負起養育臺灣下一代的責任,不管是新移民家庭還是社會大眾,都應該更尊重她們所擁有的「軟實力」—她們或許中文不夠好,因為中文不是她們慣用的語言;她們也許無法指導孩子們課業,但她們的文化背景和經驗可以幫助孩子看到臺灣以外的世界。
 在五月這個屬於母親的月份,每位母親都值得擁有一個真心的感謝,所有在臺灣努力生活的新移民媽媽們也是。